热烈庆祝
上海科技馆科研工作会议胜利召开

前言

学术强馆,科研工作是上海科技馆科普创新发展的内核与灵魂。近年来,上海科技馆以科普教育为主业、科普展示为主体,在场馆建设、展览研发、教育策划、科学传播研究、自然史研究、天文学研究等领域大力推进科研工作,取得累累硕果。在科研成果方面,支撑主业发展,创新实践涵盖科普展示研发、科普教育研发、基础研究、场馆建设研究等领域;在人才发展方面,加强专业技术人才以及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及培养力度,增进与国际同行的对话交流;在专家智库方面,挖掘专家智力资源,借助外脑外力,提升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准;在科研管理上,逐步建立完善科研管理工作机制,设立馆内科研专项基金,积极组织馆外课题申报。这些科研工作成果,是我馆特色科研管理体系的明显成效,是我馆科普展示教育创新事业的有力支撑,是我馆核心竞争力与社会服务能力的真实体现。

成果

科技助力重大工程   成果源于创新实践

上海科技馆立足科普主业、追求科研创新,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
开馆至今发表论文347篇,出版专著74部,获馆外资助课题185个,资助金额6001万元,
获得国家和上海科技进步奖等国内外多个奖项,不断提升馆的核心竞争力。

科技创新重大工程解难题

三馆极富个性的建筑成为城市地标,然而异形建筑在建设和展示上却需要攻坚克难。科技馆在大跨度单层网壳结构设计与安装等取得突破,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、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、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;自博馆运用节能围护结构、地热节能空调等七大先进节能技术,获国际建筑节能LEED金奖;天文馆的钢结构受力非常复杂,异形曲面要求空间定位非常精确,引入BIM技术可提前模拟施工、发现冲突点、提高效率和质量。展陈上首开主题式、互动式先河,将科学、文化和艺术有机结合,上海自然博物馆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。

探索原创立足场馆做科普

科研与科普紧密结合,在展览、教育、电影、博物馆研究等方面探索创新。策划原创临展32项,从2005年起推出原创生肖展,“华夏虎啸”展首次实现国际巡展;开发了学习单、AR、科普图书等教育资源,推出了科普大讲坛、绿螺讲堂、科学小讲台等30多个活动品牌;创作了14部“中国珍稀物种”系列科普纪录片和11部原创4D科普特种电影,荣获“日本野生生物电影节自然教育奖”、中国电视文艺“星光奖”等国内外70余个奖项;出版了《世界博物馆最新发展译丛》等14本学术专著。

关注前沿科学研究求突破

以藏品为基础,面向世界一流自然博物馆研究前沿、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应用研究需求、和自然博物馆展示教育科学支撑需求,聚焦交叉学科领域和特色学术研究方向,开展城市生态与生物多样性、地球“三极”(南极、北极和青藏高原)生物学、进化与比较生物学研究,共发表SCI论文14篇,每年完成各类标本制作千余件。在刚刚结束的中国自然博协主办的首届标本制作展示评比中,马鸣一的《梳妆》和陈亮的《凌空扑击》荣获十大“精品奖”称号,前者被天津自然博物馆作为永久馆藏。卜云博士的《长江三角洲滩涂湿地跳虫物种多样性的时空格局及其维持机制》,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,实现我馆科研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零的突破。

人才

人才是第一资源   人才是最好成果

上海科技馆高度重视人才培养,把人才作为支撑科研能力建设的第一资源,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以及高层次人才的引培力度,
增进与国际同行的学习交流,培养一支符合“三馆合一”未来发展、具有全球视野的专业人才队伍。

走近博物馆科研(视频)

智库

举全社会之力做好科学普及事业

上海科技馆一路走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,紧紧依靠战略科学家,依托各界专家智力支持,借助外脑外力,
不断提升科学研究、场馆建设、展示策划、教育研发、科普影视等领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。

科学家为馆发展指明方向

早在上海科技馆筹建初期就组建了上海科技馆专家委员会,邀请叶叔华、杨福家、翁史烈院士等20多位著名科学家,为未来发展制订高屋建瓴的战略目标。2012年,成立了包括褚君浩院士、钟扬教授等专家学者在内的上海科技馆学术委员会。两个委员会的专家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开放的胸襟,在各自的专业研究领域为我馆的学科建设、人才培育、运行管理、展示教育和收藏研究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指导和智力支持,为三馆重大工程建设决策咨询、建言献策,积极为科技馆牵线搭桥、争取更多社会资源,推动科技馆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。

著名天文学家叶叔华院士为天文馆出谋划策
引外脑构建学术交流平台

为加强行业学术交流,我馆创办《科学教育与博物馆》, 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A类学术期刊,吸收了百余名资深学者包括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徐善衍教授、北京大学宋向光教授作为编委会顾问及审稿专家,作者涵盖清华、北大、交大等国内知名高校。我馆还聘请复旦大学陈家宽教授作为自然史研究中心的首席顾问,确立研究方向、做好顶层设计。建立馆级项目专家库,入库专家420人涵盖各学科领域,为项目立项、评审、咨询、验收等保驾护航。

拓渠道提升公众科学素养

创新科学传播模式,在科学家和公众之间搭建“科普之桥”。上海科普大讲坛创办于2009年,自徐匡迪院士首讲至今已成功举办83场,还邀请了汪品先院士、欧阳自远院士、金力院士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弗朗克·维尔切克等中外科学家面向公众开展科普讲座。目前,已形成了上海科普大讲坛、绿螺讲堂、科学+X论坛等多个品牌活动。2016年,我馆与全市127所中小学建立馆校合作,共同探索出博物馆教育之路。小小实习研究员在我馆科研人员指导下进行微课题研究,从小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。上海科技馆理事长、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左焕琛荣获ASTC(国际科技中心协会)颁发的罗伊·L.谢弗行业前沿奖之杰出行业领袖奖,她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,她领导了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等多项科普教育活动,提升了科技馆的全球影响力。

管理

制度先行重服务   保驾护航为科研

科研实力是科技馆发展的不竭动力,而科学规范的科研管理是创新的有力保障。上海科技馆大胆创新、锐意进取,
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套具有上海科技馆特色的科研管理体系,支撑了科研创新发展,有力提升了馆的核心竞争力。